【三河市】三河八景 |
|
史学家讲:“孔子志忧商之礼,深叹杞宋之无文,至修春秋尤必考信于鲁史”。因此,封建士大夫认为“彰往而察来系之于文也”,故“搜刮于残碣断简之中,穷志究虑于玉润珠辉”,“或有裨于风化,或有利于民生”,且“读者可以观人,可以观政”。所以,早在康熙年间,文人士大夫就对三河“八景”(灵泉漱玉、圣水流丹、七渡晴澜、孤峰挺秀、南塘落雁、北兔归樵、驼岭春云、月池秋鹭)及风景名胜多有诗作及篇章。现就古时三河八景及相关诗作介绍于后。
曹桢(江苏常熟人,民国二十二年任三河县县长),在任期间曾作《咏三河八景诗》,现录其中灵泉漱玉、七渡晴澜、南塘落雁三首诗于后。
灵泉漱玉:灵山之麓,三面有泉,或从石窦,或自沙垠,积流成溪,居人导入陂田,岭卓浮图——金代宝塔,腰藏梵宇——灵山寺至今香火兴盛。凭轩远眺,唯见野桥村落掩映层林,瓜圃蔬畦迂回曲涧,恍如身在图中也。
灵山三面出灵泉,众水成溪注野田。
穿石冷冷名玉碎,含沙涓涓溅珠园。
烟峦云树幽人宅,鸡犬桑麻世外天。
到此宦情轻若许,何须洗耳慕高贤。
七渡晴澜:县城东五里错河之官渡在焉,水远流长,锦鳞游泳,当夫天气晴明,微风澹荡,钓叟适垂纶之兴,行人欣一Î之杭,云影波光,四望皆成胜境也。
偶来七渡赏涟漪,白昼澜光入袖时。
钓客一蓑风浪静,游人双棹水运迟。
无边烟景寻诗好,如此江山入画宜。
深羡锦鳞游泳乐,世间荣辱不曾知。
南塘落雁:城南积水数十顷,下通错河,别名不老淀,乡人称其为南港。其中洲渚多生红蓼青莎,塘面辽阔,鸿雁飞鸣,声闻数里之遥。
南塘雁阵报新秋,无限烟波起暮愁。
残月声过杨柳岸,西风叫彻荻花洲。
孤灯遥浦渔吹火,长笛谁家客倚楼。
我抱斯民饥溺感,嗷嗷怜为稻粱谋。
灵山为三河八景之首,古来为其题诗作词的颇多。其中比较隽秀的还有清贡生韩璋的《咏灵山》:
山锺灵秀水澄清,一幅王维画稿呈。
最好晚钟敲罢后,塔腰高处白云生。
除八景及民国续增四景之外,三河可供文人雅士访古探幽,追踪寻迹的胜迹遗址颇多。如现在已修整一新的灵山寺、蒋福山的二郎庙、龙王庙,以及滴水灵岩寺(辽塔和明代重修灵岩寺碑尚在)、甘泉寺、龙潭峡谷等遗迹和自然景观。
|
发布日期:2010-05-14 阅读:4917次 |
打印本页
| 关闭窗口 |
|
|